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勢態,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怎么編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1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及時發現、有效控制突發性傳染病,規范突發性傳染病發生后的報告、診治、調查和控制等應急處置技術,切實做好突發傳染病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XX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制定本預案和操作規程。
2、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在我院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突發性傳染病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本預案所指突發性傳染病是指某種傳染病在短時間內發生、波及范圍廣泛,出現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發病率遠遠超過常年發病率水平的情況。包括以下情況:
?。?)發生霍亂疫情及暴發疫情;
?。?)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或多例死亡;
(3)發生罕見或已消滅的傳染??;
?。?)發生新發傳染病的疑似病例;
?。?)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傳染病疫情,以及經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疫情。
二、工作原則
1.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依法規范,依靠科學,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的原則,全面落實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規定,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日常管理組織
由公共衛生科負責對突發性傳染病時間應急處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職責:負責醫院傳染病管理工作,根據領導小組做出的決定,在規定時間內報告,甲類及乙類甲類管理的疾病在2小時內上報衛生行政部門、疾控部門;乙類、丙類在24小時內上報。并做好相關健康教育工作。
3.突發傳染病疫情及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小組
職責:對原因不明診斷不清的新發傳染病進行風險評估,分析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及時對突發急性傳染病進行預警,提出隔離措施、合理治療方案。必要時可通過醫院邀請院外專家會診,協助救治。
4.應急處理機構
臨床科室負責病例(疫情)的診斷和報告,并開展臨床救治。危重病人盡可能轉送具備治療條件的醫療機構或指定的醫療機構救治。及時進行網絡直報,并上報所在轄區內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同時,主動配合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事件的流行病學和衛生學調查、實驗室監測樣本的采集等工作,落實醫院內的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設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積極搶救危重病例,盡可能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確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三、監測、預警與報告
1、監測
公共衛生科負責開展突發性傳染病事件的日常監測工作。及時對突發性傳染病事件的資料進行收集匯總、科學分析、綜合評估,早期發現
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docx